江漢油田采服中心涪陵經理部測試計量站通過孔板流量計等精準設備計量、及時排除故障、優化改進技術,確保涪陵頁巖氣田開發效益
“不好!1 號脫水站流量計出現故障,不能準確顯示產量,馬上出發!”12 月 2 日凌晨,一接到電話,江漢油田采服中心涪陵經理部測試計量站負責人魏紅和管紅玉就火速趕到 1 號脫水站搶修,及時消除故障。
“像這樣的凌晨檢修,對我們來說,是家常便飯。我們雖然宅在井場,但也能出效益。”魏紅樂呵呵地說。
采服中心涪陵經理部測試計量站承擔著涪陵頁巖氣田所有集氣站及脫水站的儀器儀表的檢測和維修工作。今年以來,該站通過精準設備計量、及時排除故障、技術改進等,確保涪陵頁巖氣田的開發效益。
定期保養檢測,計量標準器準確率 100%
“這口氣井的現場計量數據與通信遠傳柜上的數據怎么相差這么大?”10 月 18 日,魏紅在現場檢查時犯起嘀咕,“得馬上校正,計量器具好比我們的眼睛,如果有一丁點兒偏差,氣田現場所有儀表的計量準確性都會受影響,我們必須擦亮眼睛,確保產量效益顆粒歸倉!”
為精確計量氣田產量,計量檢測員建立流量、溫度、壓力等實驗室,嚴格執行計量標準器的檢測、使用管理規定,對計量標準器進行仔細保養和檢測。同時,他們還嚴格按照現場儀器儀表的檢測標準,對儀器儀表進行例行巡檢和大規模周檢,對采氣流程上的每一臺儀表工況、流量計等都進行檢查,確保計量標準器的送檢率與合格率一直保持 100%。
孔板流量計是計量氣井產量的關鍵儀表,他們加大孔板流量計的檢查力度,會同井場員工一起,討論孔板流量計的安裝要點和保養知識,定期對孔板流量計進行清洗,防止孔板流量計污物堆積,使它處于zui佳計量狀態。在對一個集氣站的孔板流量計進行例行檢查中,檢測員發現計量數據比實際數據偏小了 10%,立即排查原因并進行整改,挽回了氣井產量計量損失。
及時“出診”排除故障,確保氣田穩產
“焦頁 52 號平臺流量計無數據,加熱爐的火勢無法調節,造成出口溫度過高,影響平臺產能,請盡快處理。”10 月 18 日,接到甲方生產調控中心電話,計量檢測員盧繼軍和歐青海趕到井場,一個小時后,順利更換好流量計,使其恢復正常生產。除日常檢查外,該站制定嚴格的緊急“出診制”,要求計量檢測員保持 24 小時開機,隨叫隨到,排除儀器儀表故障,保證氣田正常生產。
8 月 16 日,接到“2 號脫水站 3 號裝置重沸器點不著火”的求援電話后,計量檢測員朱萬義和楊建急了:“重沸器是脫水站的關鍵設備,如果它停止運轉,每天會損失 300 萬立方米的產量。”他們迅速趕到 2 號脫水站,經檢查發現,是火檢儀松動、移位造成點火故障。他們迅速處理,重沸器很快恢復正常。
今年以來,測試計量站員工緊急出診 45 次,累計加班 130 個小時,確保了氣田穩產。
優化改進攻克技術難題,降本提效率
技術改進是創效降本的一大法寶。測試計量站鼓勵技術人員和生產骨干加大技術改進力度,提高儀器儀表質量,降低維護成本。“有難題想辦法,動腦子降成本。”管紅玉說。
以前,井場上的儀器儀表是不防雷的,而焦石地區雷雨天氣多,經常發生雨夜里十幾塊儀表被雷擊壞的情況,員工四處搶險。管紅玉與生產廠家聯系,和技術人員共同攻關,將儀器儀表改為防雷擊的?,F在,氣田 53 個集氣站和 3 個脫水站的儀表全更換為防雷擊的儀表,不但節約儀表購置費 20%,還大幅降低員工的勞動強度。
面對“加熱爐點火失誤、導致氣井出現冰堵”這一技術難題,管紅玉發現,出現誤操作往往是在某機械廠生產的加熱爐上。這個加熱爐的點火系旋鈕式,加熱爐點燃后,還要再扳回來,而集氣站員工是輪換值守性質,新輪換上崗的員工不適應這種操作方法,很容易出現誤操作,導致點火高壓包燒壞。管紅玉和廠家技術人員拿出設計改進方案,將旋鈕式開關換成按鈕式開關,杜絕員工誤操作。管紅玉還在點火回路中加裝延時電路,避免點火高壓包漏電,這一技術改進,全年可節約成本 20 余萬元。
相關推薦:
雷達液位計、
電磁流量計、
上一篇:孔板流量計在高粘度介質臟污流漿料測量中的選型與安裝
下一篇:利用孔板流量計等設備對催化汽油選擇性加氫裝置標定并分析